“远亲不如近邻啊!”近日,河北省广平县检察院对一起行政诉讼监督案件进行回访时,看到案件当事人老张和老刘两家人正在分享庭院里栽种的瓜果。这一幕让承办检察官十分欣慰。在这场长达10年的宅基地边界纠纷中,检察机关持续跟进,最终实现了案结事了,邻里双方握手言和。
老张与老刘在一条东西向的街道相邻而居,老张居南,老刘居北。老张认为,老刘建门楼占用了自家宅基地,且县政府为老刘颁发的宅基地证存在问题,双方由此产生纠纷。老张先是提起了民事诉讼,后又对县政府颁证行为不满,先后经历了行政复议,行政诉讼一审、二审,直至申请再审,矛盾仍未能化解。2024年3月,老张向河北省检察院申请监督。
受理该案后,河北省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,迅速启动上下一体、三级联动的办案模式,指定广平县检察院协助开展调查核实和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。检察官多次深入现场进行实地勘查,走访县司法局、镇司法所以及村“两委”干部,厘清了争议纠纷的症结所在。原来,老张和老刘的宅基地均是从他人处置换得来,争议的核心在于测量的起点和方法不同。
检察官经实地测量发现,若按老刘主张的起点测量,其宅基地南端距老张家北墙尚余约0.3米空间,两家宅基地不存在重叠。检察官还咨询了3位业内人士,了解了当年的颁证情况及村民建房情况。
2024年3月,广平县检察院就该案首次组织座谈会,邀请了老张和老刘都信任的村干部参与座谈,但二人积怨太深,一见面就恶语相向,座谈会不欢而散。检察官深入分析案情后意识到,宅基地证是否重叠已不是双方的矛盾焦点,两家的心结在于老刘当初建房规划四至时,没有按村规民约征求相邻老张家的认可,这也造成后来在其改动院门位置时,老张认为老刘家侵占了自家的宅基地,导致两家的纠纷持续了10年。
找到了“心锁”,检察官便精准匹配“钥匙”。他们一方面坚持从尊重历史、照顾现实的角度出发,耐心细致地向双方释法说理、解读政策、疏导心结,引导双方换位思考;另一方面,抓住关键人物破局:说服老刘为子孙后代和睦考虑,主动向老张赔礼道歉。同时,设法联系到老张在北京工作的儿子,老张的儿子明确表示自己已定居北京,无意回乡建房,并主动劝说父亲放下执念。在检察官和老张儿子的共同说服下,老张多年的疑虑得以消解。最终,老刘诚恳道歉,老张当场表示不再纠缠此事。
2024年4月19日,老张主动通过广平县检察院向河北省检察院撤回了监督申请。老张在提交撤回监督申请书时,紧紧握着检察官的手说:“你们说得对,‘千里家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’。他认错了,俺就不告了。”就这样,一场持续了10年的宅基地恩怨就此了结。
来源:检察日报
股票配资安全的平台,宝盈优配,炒股配资平台大全首选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