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抗日烽火中,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,以血肉之躯抵御外敌。辽宁义县人马子丹便是其中杰出代表,他毁家纾难、誓死抗日,在枪林弹雨中书写了壮烈篇章。
1931年,九一八事变爆发后,马子丹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非常悲愤。为了保家卫国,他毅然变卖祖产、购置武器装备,并以“联庄会”为基础,拉起一支抗日队伍。在他的号召和影响下,各路义勇军纷纷前来投奔,队伍很快发展到近千人。
史料、图片由中共锦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
1932年5月,马子丹率部加入爱国人士朱霁青的队伍,任抗日救国军独立第八师师长。6月1日,马子丹联合义勇军李海峰等部2000余人首次攻打义县城。面对义勇军的猛烈攻势,日军节节败退,被迫龟缩在火车站负隅顽抗。虽因日军铁甲车增援被迫撤退,但此次战斗极大鼓舞了民众斗志。
7月17日,日本间谍石本权四郎在朝阳寺车站(今上园车站)附近被马子丹部擒获。日军得知后,一边武力威逼,一边派遣汉奸毕占一利用旧交劝降。在民族大义面前,马子丹痛斥毕占一的投敌行为,并将其移交至义勇军总监部进行公开处决。因此,日军对马子丹部义勇军恨之入骨,调动一个旅团的兵力,在飞机的配合下,于10月8日清晨分三路进攻刘龙台。幸得伪保安队长孙洪升冒险送信,马子丹为掩护村民率部血战两小时后撤出刘龙台,日军进村后,将未撤离的4名村民残忍杀害,并焚毁民房158间。
展开剩余47%刘龙台一战,使广大民众同仇敌忾,爱国抗日热情空前高涨。在朱霁青、马子丹的号召下,抗日队伍再一次迅速壮大。10月19日拂晓,朱霁青、马子丹率领义勇军和各村联庄会等抗日队伍2000余人再次攻打义县城。马子丹亲率主力强攻义县火车站,但因火车站防守严密、火力对比悬殊,加之驻锦日军铁甲车驰援,义勇军进攻受阻,因伤亡惨重被迫撤退。此役,马子丹部仅存50余人,队伍被迫解散,他辗转至朝阳躲避日军报复。
避难期间,马子丹抗日之心仍炽,一直谋划重整旗鼓。1933年4月,马子丹辗转潜返刘龙台前水口子村藏身。26日清晨,因汉奸告密,被百余名日军包围。马子丹临危不惧,击毙数敌后骑马突围,不幸被日军机枪击中头部,壮烈牺牲,年仅39岁。
烽烟散尽,山河重光。2011年9月18日,义县政府将马子丹的遗骸迁入义县烈士陵园。
在民族危亡的烽火硝烟里,马子丹为民族大义无私奔赴,毅然挺身而出。他舍生忘死抗击侵略,以生命铸就爱国丰碑。其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、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,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为保卫家园与日本侵略者拼死斗争。他的英雄事迹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,伟大爱国情怀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。
来源:锦州发布
发布于:北京市股票配资安全的平台,宝盈优配,炒股配资平台大全首选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